王炜民 [日期:2022-03-07 11:34] 作者:

我 的 简 历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王炜民

    我祖籍河北省涿鹿县。我的父亲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工作于河北省、察哈尔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已在内蒙工作,1952年随自治区领导机关迁到归绥。我1953年1月4日出生于绥远省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

    1960年秋在包头水泥厂职工子弟小学开始读书,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小学就读于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的多所学校。
    1966年9月至1971年12月,伊克昭盟达拉特旗第一中学读初中、高中。时值“文革”,虽曾“复课”读书,但初中阶段大部时间荒废,高中阶段主要补习初中课程,文化知识七零八落,不成系统。
    1972年6月至1974年7月,包头铁路技术学校(原包头铁路工程学校,现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班学习。我们是该校“文革”后首届学生,这一届师范专业只有一个班,是为呼和浩特铁路局所属中学培养语文教师,实际属中文专业。中学教师应该有大专以上学历,但当时大学生短缺,分配到呼和浩特铁路局的数量很少,铁路局只得通过管辖的包铁技校自己培养。师范专业最初设想办成大专班,招生时也如此宣传,故学员要求高中学历。全班56名同学,均谓高中生,当然实际学业情况并不相同。其中有“老三届”高中生,他们有真正读书一年、二年、三年的区别;有“复课闹革命”后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高中所学多为补习初中知识,实际是“老三届”初中生。不过,中专学校办大专班这一“新事物”只是呼铁局的一厢情愿,未能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最终仍按中专生对待。班内许多同学本来有机会到其他高等学校上学,但当时铁路待遇高、有免票,颇具诱惑力,且亦为大专,故选择了包头铁路技术学校。进校后得知“大专”成为泡影,许多同学大呼上当受骗,并且多次与学校及铁路局交涉,但木已成舟,加之领导尽力安抚,最后结果不了了之。仅此一事,也可看出十年动乱期间教育管理的无序和混乱。包头铁路技术学校当年招生限于内蒙,但生源实际较为宽泛,因为其中包括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河北等省市到内蒙“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较为广泛的生源,不同地区、学校、家庭、阅历背景的同学相处,有利于各种知识的交流和互补。特别是当时办学,强调走出课堂,到工厂学工、到农村学农、集训打靶学军,同学直接接触的机会很多,故包铁技校的两年也是我提高对社会、对人生认识的重要阶段。只是学工、学农、学军的时间,加在一起有大半年;再加上建校劳动(学校停办多年校园及设施需重新整修)、教育实习等,真正专业课的学习只有一年。好在任课教师对教学工作十分认真,尽心尽力,倾其所有传授知识,使我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
    1974年7月毕业分配到包头铁路分局水磨滩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后曾更名石拐铁中)任教。这是一所既有小学也有初中的学校,石拐地区铁路职工子弟不多,故学校规模较小。全校教职工只有十几人,学生不足300名。我担任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首先遇到的困难是教材不能按时到位,往往开学一月还没有拿到教材。但开学总要讲课,不得已,只能从书籍报刊上选些诗文来讲,虽不规范,倒也锻炼了能力。其次是受社会影响学生中缺乏学习风气,专心学习者少,心不在焉者多,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只能做到问心无愧而已。尽管如此,认真的工作态度还是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工作半年之后就担任了学校团支部书记。1975年评为呼和浩特铁路局优秀团员,并参加了共青团呼和浩特铁路局第三次代表大会。
    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曾参与校团委宣传部工作,担任班委会生活委员,1982年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毕业论文《成石勒基业的谋主——张宾》发表于《包头师专学报》1983年第1期。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她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北京高等师范学堂,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和1952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办学规模和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历史学系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李大钊、钱玄同、王桐龄、邓之诚、方国瑜、朱希祖、张星烺、杨秀峰、楚图南、陈垣、侯外庐、白寿彝、何兹全、赵光贤、柴德赓、刘乃和、龚书铎、刘家和等先后在此耕耘,形成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在全国高等院校历史系中,北师大师资力量名列前茅,学术底蕴深厚。七八级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次全国统一考试招生,也是北师大“文革”后面向全国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七七级北师大主要在北京地区招生)。班内同学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当地高考的佼佼者(获得省、市、自治区级文科状元、榜眼者就有好几位),但实际差别却很大。从年龄来说,最小的出生于1961年,只有17岁,刚刚中学毕业,尚为翩翩少年;最大的出生于1947年,时年31岁,已为人父母,步入中年。从家庭背景来看,有的为高干子女,有的是平民子弟:有的出身书香门第,长辈是著名学者、教授,有家学渊源,有的父母斗大的字识不了一口袋,自己是家族的第一个知识分子。至于本人阅历,有的动乱年月还不懂事,从家门到校门,尚不知人生何滋味;有的则或父母挨整受难,颠沛流离,或本人上山下乡,饱尝生活的甘苦。尽管情况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学们都特别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学习争分夺秒,十分刻苦。不仅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索,课间见缝插针,向老师请教;而且或自组课外专题学习小组,或利用星期日单独另外拜师,或在校内外广泛地听学术讲座,形成了“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的浓重的学习氛围。北师大四年的努力学习与文化熏陶,为我今后的教学与科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82年7月毕业分配至包头师范学院(原包头师专)任教。1988年评为讲师,1994年评为副教授,2001年评为教授,2010年评为三级教授,2014年评为二级教授(内蒙首批)。其间,1990年9月至1991年7月,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在古籍研究所师从刘乃和教授做访问学者一年。1994年至2011年连续担任包头师范学院二级教学单位行政负责人(职务名称随着事业的发展有所变化,包括历史系副主任、主任、历史文化系主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历史文化与管理学院院长等),并曾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内蒙古社科联学术委员会委员、包头市社科联副主席等。曾多次担任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自治区社会科学项目评审委员。获得包头市劳动模范、包头市首届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内蒙古自治区师德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
    从事高等教育30多年,主要致力于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勇于创新。1999年面向全校主持开设《中华文明史》公共课受到学生欢迎,并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包头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相继报道。该课2007年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10年又评为自治区级优质精品课程。2008年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历史学专业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008年作为学术带头人的历史学专门史学科评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作为团队带头人的“中国文化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连续三届(四年评选一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000年主编的《中华文明简史》获二等奖;2005年主编的《中国礼仪文化》获一等奖;2009年主持的《中华文明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项目获二等奖。
    注重科学研究,历年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历史文献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学刊》《江汉论坛》《历史教学》《东洋礼学》等二十多种报刊杂志及学术专题论文集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出版《中国古代礼俗》《中华文明简史》《中华文明概论》《中国礼仪文化》《庖屠趣话》《阴山文化史》《历史与文明》等著作、教材二十余种(包括合作),多种论著受到学界关注,被转载、摘引,并获奖。
    其中,独撰《中国古代礼俗》于1991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作为任继愈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之一,1992年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等多项奖。1994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繁体字版(1997年获第二届包头文艺振兴奖一等奖),1997年商务印书馆、2010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又出修订本。河南师范大学吕友仁教授发表书评《一部研究古代礼俗的力著——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评介》(《阴山学刊》1999年第4期),认为“《中国古代礼俗》虽然着眼于普及,但也有较高的学术品位。”“这首先表现在剪裁适中,取舍得当” ;“其次表现在语言的深入浅出,知识的厚积薄发”;此外“本书附有若干插图,对于帮助读者理解书的内容大有裨益”, “为了解中国古代礼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
    主编《中华文明简史》1999年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黎虎先生为该书作序,认为这“是一本成功的历史专书,也是一次弘扬中华文明的成功尝试”。上海大学历史学教授来可泓先生发表书评,认为本书“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一部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教科书——读王炜民主编〈中华文明简史〉》,载《阴山学刊》2000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0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0年该书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获得包头市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
    论文《中国古代礼学的集大成著作——〈五礼通考〉浅论》,发表于韩国《东洋礼学》第5辑(2000年12月出版),又载《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0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2004年获得包头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华文明概论》(与郝建平博士合著)2005年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黎虎教授为该书作序,认为该书至少具有四个方面鲜明的特色:一、理论为先,深度开掘;二、论从史出,资料翔实;三、中外对比,突出特色;四、立足现实,古为今用。“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成功的关于中华文明的著作,本书所建构的中华文明的学术理论框架无疑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必将推动中华文明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苏州大学侯德仁博士发表书评,认为“全书以论为经,以史为纬,经纬交织,深刻阐发了中华文明的真谛。这是一部宏观理论探讨与微观问题研究相结合的著作,特色鲜明。”“是一部成功的中华文明史著作,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理论开拓创新精神。” (侯德仁《一部弘扬中华文明的著作——读王炜民、郝建平著〈中华文明概论〉》,《阴山学刊》2006年第5期)。
    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阴山文化史》,2011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第一部研究阴山文化史的专著,受到学界好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伟钧发表书评《追寻“达兰喀喇”的历史与文化——评<阴山文化史>》(载《历史教学》2012年第04期)。认为该书有四个显著特点:第一,选题富有学术新意;第二,内容丰富,视角多元;第三,资料翔实,论证严谨;第四,以史鉴今,学以致用。“本书选题具有学术新意,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度研究成果,书中行文畅达,立论平允适当,有理有据,分析透彻,为我国区域文化史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北京师范大学黎虎教授发表书评《地域文化研究的开拓创新——<阴山文化史>读后感》(载《阴山学刊》2012年第2期),认为“本书是在学术界第一次以阴山这一特定地域的文化史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阴山文化’这一学术范畴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论述的学术著作。”“是地域性文化史研究中一部值得关注的开拓创新学术著作。”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王绍东教授在《阴山文化史研究评述》(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中,亦认为该书“研究视野开阔,史料翔实,观点扎实可信,论证较为严密……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一定的现实价值。”2012年《阴山文化史》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2013年到龄退休,2015年指导的研究生全部毕业,正式结束教学生涯。 
  

    (2016年12月25日)

 

上一条:周秉高教授捐赠个人著作和友人著作 下一条:孟和宝音(内蒙古科技大学)

关闭